
中医不是“慢郎中”00:25概 说各位老师,各位同道,大家好。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《中医不是“慢郎中”》。现在人们常说看中医不能着急,要慢慢调理,甚至有人说中医就是”慢郎中“。中医目前好像失去了救治急危重症的阵地,这是为什么?我觉得这是由于中医迷失了方证这个根本。2. 中医,能治大病,能治急病!其实中医不仅能治病,而且能治大病,能治急病。《中国中医急症》《中西医结合救治危重症60例精解与分析》《伤寒名医验案精选》《金匮名医验案精选》等期刊及专著为例、为证。但是目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,中医甚至在有些人看来不能治病,治不了病。那么人们发出了“挽救中医”这样的呼喊。2.1《伤寒杂病论》中记载的急危重症其实在历史上,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在他的《伤寒杂病论》当中就记载了中医用经方如何来救治急危重症。“伤寒”本身就是一种病情危重,死亡率高,大规模流行,传变迅速的急性传染病。张仲景说,“余宗族素多,向余二百。建安纪年以来,犹未十稔,其死亡者,三分有二,伤寒十居其七”。也就是说他的家里面本来有200多口人,可是不到10年的功夫却死去了三分之二,而这其中的70%是由于伤寒这种急性传染病造成的。有学者考证,伤寒属于“寒疫”,很可能就是流行性出血热(肾综合征出血热)。这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(汉坦病毒)引起的传染病,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,主要以发热、出血、充血、低血压休克、肾脏损害为临床表现。张仲景用我们现在说的“经方”却可以很好地治愈这些病,说明经方确实可以救急危重症。仲景以后,在1800多年以来,历代中医又用这些经方治愈了无数的急危重症。《伤寒杂病论》就是一本记载救治急危重症的、临床的、现实的医案。2.2 高热、喘证、结胸、出血、暴泻、厥逆……我们来看仲景是如何记载这些高热、喘证、结胸、出血、暴泻、厥逆……等急危重症,如何用经方来治疗的。高热:麻黄汤、大青龙汤、大承气汤条文写得很清楚,头痛、发热、身痛、腰痛,用麻黄汤;脉浮紧,发热、恶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烦躁者用大青龙汤;大承气汤,腹满而喘,有潮热,手足濈然汗出。喘证:麻杏石甘汤、射干麻黄汤、麦门冬汤、草芳大枣泻肺汤、小青龙加石膏汤麻杏石甘汤,汗出而喘;射干麻黄汤,咳而上气,喉中有水鸡声;麦门冬汤,火逆上气,咽喉不利;葶苈大枣泻肺汤,喘不得卧,支饮不得息等等。结胸:十枣汤、大陷胸汤、大陷胸丸。十枣汤,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;大陷胸汤,心下痛,按之石硬;大陷胸丸,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,不可近者。出血:泻心汤、麻黄升麻汤、升麻鳖甲汤、柏叶汤、芎归胶艾汤、续命汤。泻心汤:心气不定,吐血、衄血,泻心汤主之。暴泻:五苓散、生姜泻心汤、甘草泻心汤、赤石脂禹余粮汤、黄芩汤、四逆汤、通脉四逆汤、桃花汤。厥逆:四逆汤、通脉四逆汤、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、白通加猪胆汁汤、大乌头煎。一条条都写得历历在目,都写得明明白白。由陈明老师主编的这两本医案,有很多这样的急危重症的记载,都有案可查,非常详实。我们中医是能够治大病,能够治急危重症的,中医不是“慢郎中”。2.3 大黄牡丹汤治疗尿道结石以下根据本人的医案讲一讲我的体会,供大家来参考,同时想说明中医不是“慢郎中”。2017年3月21日,黄 xx,我的小学同学,腹痛,医院 B 超证实为尿道结石。腹痛2天,以至于晚上因疼痛而不能入睡。形体肥胖,肤色暗沉,脸上油光,喜好抽烟、喝酒,平时嗜辣。现小腹疼痛,并向阴部、大腿和后背放射作痛;疼痛剧烈时,想要大小便,可是大小便并不通畅;不口渴,无口苦。处方:生大黄20克,牡丹皮10克,桃仁20克(捣),冬瓜子30克(捣),芒硝10克(冲服)。效果:中午服一半药汁。服药后2小时,腹痛已止。当天大小便通畅。当晚把剩下的另一半药汁蒸热服完。晚上腹痛再未发作。第二剂药服一次后,同村有一亲友生日,晚上赴宴后饮酒。腹痛也未作。再次日中午,将第二剂药第二次药汁服完。腹痛一直未再作。后来叫他去查一下尿道结石是不是排完了,他也一直不去,但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再发作,都很好。2.4 大黄牡丹汤、四逆散合猪苓汤治肾结石2016年9月19日,高某,我同事的小学同学,男,40多岁。主诉:确诊肾结石,处于急性发作期。患者形体壮实,为地方电视台广告部主任,又经营自己的公司,非常忙碌,且多厚味膏粱。现已经注射654-2(山莨若碱注射液)、黄体酮,并让多喝水、多蹦跳,治疗3天而无效。现腹痛、腰痛、前阴痛,便秘、口渴。处方:生大黄20克,牡丹皮10克,桃仁20克,冬瓜子20克,芒硝5克(冲服)。一剂。效果:大小便得以通畅,口渴、疼痛显减,小便量有增加。处方调整:柴胡15克,枳壳15克,白芍15克,猪苓15克,茯苓20克,泽泻15克,滑石20克,阿胶20克(烊服),甘草6克。5剂。效果:服用5天,期间小便量再增多,有浑浊尿,继而痛止,去医院检查肾结石未再见,已排出。到现在一直好的,没再复发。2.5 红藤煎、肠痈汤治疗阑尾炎2018年8月17日,同事万老师,刚作为国外引进人才回来。求助:急性阑尾炎发作,行输液、内服抗生素8天,未愈。她说她的阑尾炎“挺厉害的,化脓性,血象非常高” “阑尾也肿得很大”。患者30多岁,素来体健,现脸色过红,额头和太阳穴等处有红斑,舌质稍红,舌苔薄黄而润;脉微数;体温正常;胃口甚佳,微口渴;大便微燥;右腹部隐隐作痛, B 超显示阑尾肿大。处方:银花30克,红藤30克,薏苡仁40克,紫花地丁15克,冬瓜子30克,连翘20克,桃仁20克,丹皮10克,甘草5克。3剂。效果:服药后,大便畅通,曾一过性绞痛,后排稀糊状大便三次,不再腹痛,觉轻快、舒服。处方调整:金银花60克,红藤30克,生薏苡仁40克,桃仁15克,牡丹皮15克,冬瓜子80克。3剂。效果: B 超确诊消肿。痊愈。治疗过程中得到苏方达老师的指导。万老师消肿后痊愈出国。本来医生是要她做手术的,她为什么一直坚持不做?是因为她还要马上一周以后就要出国了,做手术的话有刀口,不太好上飞机。用中医中药治疗,效果非常好,没有再复发。2.6 苡附子败酱散合真武汤、平胃散治疗阑尾炎2022年6月26日,同事宫老师微信和电话求助:阑尾炎发作两周,先输液6天,后服用阑尾消炎片及中药饮片,未效。经万老师介绍来诊。宫老师今年57岁,183cm,90kg,头发花白,面白不泽。自述“慢性阑尾炎.经常犯”,一般都是打点滴。现在右下腹隐隐作痛(刺痛),进食后微微腹胀,小便偏少,大便每天一次、稍软。舌诊:舌质淡,舌苔湿润、黄白而腻,齿痕明显,舌下静脉未见充盈。处方:薏苡仁40克,制附片15克,败酱草15克,炒苍术15克,茯苓40克,白芍15克,生姜15克,泽泻20克,厚朴12克,陈皮10克。天江药业颗粒剂,7剂。6月30日回访:服药2剂,小便排量明显增加。7月6日回访:诸症消失,痊愈。现在广西出差,颗粒剂还剩2剂未服。2.7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桂枝茯苓丸治腰椎间盘突出另外,再向大家报告最近的一个案例。2022年6月29日,我们学校工程学院的司老师专程从青岛回安徽老家为母亲求诊。主诉:腰椎间盘突出。现疼痛严重,必须拄拐杖方能行走。问诊:怕风,怕冷,基本不出汗;腰痛,腿关节痛;头晕;饮水正常,无口渴咽干;大便几天一次,干结、发黑;小便正常。舌诊:舌稍有齿痕,舌质淡紫,舌苔前部薄白、中后稍黄白腻,舌尖有明显暗瘀点;舌底静脉充盈,并有小静脉瘤点。望诊:肤色黄暗,精神略不振;双小腿静脉曲张明显,肌肤尚润泽。处方:桂枝15克,白芍15克,麻黄9克,生白术20克,黑顺片15克,防风12克,知母10克,茯苓20克,赤芍10克,炒桃仁15克(捣),牡丹皮10克,干姜10克,醋延胡索30克,鸡血藤30克,续断10克,威灵仙15克,盐杜仲15克,川牛膝20克,当归15克,甘草10克。7剂。效果:7月1日晚服药一次,次日即感疼痛减缓。服药3天后,走路无需拐杖。7月8日,二诊,上方继续,巩固。2.8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30余年流鼻血2016年12月下旬,丁先生求诊:自诉流鼻血30多年,每天均流鼻血。尤其是早起之时,洗脸都不敢摸鼻子。丁先生,30多岁,某大型国企高管,身材瘦长,脸色苍灰,神情严肃,脉弦;工作时一丝不苟、浑然忘我,停止工作后则感身心俱疲。幼时曾服用栀子方药多年,未效而脾胃受损。诊断:仲景在柴胡桂枝干姜汤条曰“但头汗出”,丁先生流鼻血亦可理解为“但头汗出”之延伸(“出红汗”)。处方:柴胡15克,黄芩10克,桂枝10克,干姜10克,天花粉15克,牡蛎30克,龙骨30克,甘草10克。效果:当晚服药,第二天一早洗脸时小心翼翼,欣喜发现未出鼻血。自此后至今亦再流鼻血。2.9 肾气丸治疗早搏、腿脚麻痛2022年7月4日,苏姐微信求助。主诉:心脏早搏。同时,眼睛干涩、口苦、口麻、烧心、胃痛、背痛、肩颈痛、四肢麻木、胸闷、心慌心悸、腿有动脉硬化,脚底又冷又痒还痛,潮湿、麻木,晚上睡觉要穿两双棉袜,血脂高、中度萎缩性胃炎。患者57岁,166cm,125斤,身材瘦高,脸瘦长,颧骨高,语速快。问诊:基本不出汗,怕冷。舌诊:舌质淡,舌苔黄白腻,中后部尤甚,微有齿痕,唾液在舌面堆积成"半夏线"。舌底静脉较充盈。诊断:患者为典型的柴胡体质,又见眼睛干涩、口苦,此为小柴胡汤证,舌苔腻,肢体麻痛、潮湿,这是当归芍药散证。一诊方:柴胡15克,黄芩10克,姜半夏15克,党参10克,当归15克,川芎10克,白芍15克,焦白术15克,茯苓25克,泽泻10克,生甘草10克,薤白15克,厚朴12克,陈皮6克。三剂。7月8日,反馈:三剂药服完,后背、肩颈还有胃“舒服了很多”。患者反馈:“心脏还是痛,前胸,尤其是左边一直痛,感觉像一根线扯着胳膊疼痛,走几步路,或稍微干点活,心慌得厉害,感觉胸闷上不来气了,要完蛋的感觉,我的脚又麻又痛又冷"、"膝盖以下麻木得走路腿都抬不起来了”。仲景言:"夫短气有微饮,当从小便去之,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,肾气丸亦主之"、"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,少腹不仁"。二诊方:熟地黄25克,酒萸肉15克,炒山药15克,牡丹皮10克,茯苓30克,泽泻15克,黑顺片15克,肉桂15克,川牛膝15克,车前子10克。7剂。服用两剂后,反馈有些烧心。减肉桂为每剂6克。7月15日,反馈:“特大好消息,今天吃了第六付,下午出门好几趟,感觉走路带风,心情舒畅,全身透气,心脏稳稳的,心里高兴地不知说啥好”。3. 中医不是“慢郎中”从仲景的《伤寒杂证论》,到无数先辈的临床医案记载,和本人的点滴体会,我可以肯定地说,中医不是“慢郎中”。刘渡舟先生评价胡希恕老:“每当在病房会诊,群贤齐集,高手如云,惟先生能独排众议,不但辨证准确无误,而且立方遣药,虽寥寥几味,看之无奇,但效果非凡,常出人意外,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!”胡希恕老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呢?他说:“方证是辨证的尖端。”仲景之学也就是方证之学。我的恩师黄煌教授总结方证可以分为“方病人”,也就是说证可以分解为“病”和“人”两个方面。方证相应以后效如桴鼓。中医不是“慢郎中”。谢谢大家,请大家指导。收录于合集 #黄煌经方202上一篇黄煌经方 |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(一五七)下一篇黄煌经方 |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(一五九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兴旺优配-配资短线炒股-配资炒股之家-太原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