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宝宝突然手脚抖动,家长第一反应往往是 “是不是癫痫?” 其实,60% 的新生儿抽搐是生理性的,和癫痫没关系。
生理性抽搐:神经系统没 “长熟” 的正常表现
宝宝睡着时突然胳膊一弹、脚趾蜷缩,像被吓到一样,多在出生后 1-2 周出现。这是因为新生儿大脑皮层没发育好,对肌肉的控制力弱,就像 “电线接触不良”。
3 个判断点:发作时宝宝脸色正常、呼吸平稳;轻轻按住抖动的肢体能止住;多在浅睡或吃奶后出现,持续几秒钟就停。这种情况会随着月龄增长(一般 3-4 个月后)慢慢消失,不用治疗。
病理性抽搐:可能是癫痫或其他重病信号
如果抽搐时宝宝眼睛发直、脸色发青、嘴唇发紫,或伴随呼吸暂停,就要警惕了。癫痫是其中一种可能,但更常见的原因是缺氧、低血糖、颅内感染等。
家长易忽略的细节:病理性抽搐多在清醒时发生,动作幅度大且有规律(比如点头、四肢强直),按住也停不下来;有的还会伴随吃奶差、哭声微弱、体温异常。这种情况哪怕只出现 1 次,也要立即就医做脑电图和脑部检查。
记住:新生宝宝 “抖” 得频繁(一天超过 5 次)、持续时间长(超过 1 分钟),或伴随异常表现,别等,及时找新生儿科医生。多数病理性抽搐早发现、早治疗,预后都不错,别被 “癫痫” 吓慌了神。
发布于:山东省兴旺优配-配资短线炒股-配资炒股之家-太原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