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老有人聊一个东西,传得神乎其神。
一艘1.8万吨的巨舰。
什么概念?我们现在最牛的055型大驱,一万两千多吨,已经够让人震撼了。这玩意儿,还要再大上半圈。
关键不是大小,是船上要装的东西。电磁炮,激光武器……这些以前只在电影里看到的玩意儿,据说都可能安排上。
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,吹牛吧?
这不怪大家怀疑。造这么大一艘船,本身就是个超级工程。更要命的是,怎么让这个海上巨无霸跑起来?还得带着那么多“电老虎”一起玩耍?
这得需要一颗多强大的“心脏”?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颗传说中的心脏。一颗真真正正的,澎湃的“中国心”。
它的名字,叫CGT30。
你可能对这个代号没啥感觉,很正常。但你只要知道,这东西是我们自己从零到一,完完全全搞出来的燃气轮机。
一台就能爆发出30兆瓦的功率。
热效率,这个衡量发动机好坏的关键指标,全面逼近了英国和美国的顶尖产品。就是那两家,以前我们一提到这东西,就绕不开的大佬。
现在,我们有了自己的选项,一个性能上能跟他们掰手腕的选项。
更狠的是,它通过了一个长达5000小时的强化测试。这是什么概念?就是把它绑在试验台上,往死里折腾,连续不停地跑5000个小时,模拟各种最恶劣的海况和最极限的作战需求。
它扛过来了。
稳稳地扛过来了。
这意味着,我们海军最核心的动力难题,那个长期以来像根刺一样扎在心里的“心病”,终于有了治愈的希望。
说起这个“心病”,那真是一段漫长又憋屈的历史。
很长一段时间,我们先进战舰的心脏,要么是找别人买,看人脸色;要么是引进别人的技术,回来自己慢慢消化。
就拿我们熟知的052C/D和055大驱来说,它们的心脏,技术源头来自乌克兰的UGT25000。
这颗心脏好不好用?好用。我们引进了技术,在哈尔滨的一群顶尖专家的努力下,把它变成了我们自己的CGT25系列,解决了“有没有”的问题,让我们的军舰有了可靠的动力。
但心里总归有点不踏实。
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,内功心法却是从别家学来的。虽然能用,但总感觉命脉被别人攥着,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卡脖子。
这种感觉,太难受了。
所以,有那么一群人,一直憋着一股劲。
他们就是中国船舶集团的七〇三所,那个坐落在哈尔滨,为中国海军造了一辈子“心脏”的神秘地方。这群人,就像我们国家最顶级的“心脏外科医生”。
他们先是把那颗“外来的心脏”研究透彻,做到了青出于蓝。
然后,他们干了一件更牛的事。
另起炉灶。
我们不改了,我们自己重新设计一个!一个完完全全,从里到外,每个零件,每行代码都属于我们自己的,性能更强大的心脏。
这条路有多难,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燃气轮机这东西,号称“工业皇冠上的明珠”,里面牵扯到的材料学、空气动力学、精密制造,每一样都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终极体现。
失败,再来。调整,测试。
最终,CGT30的轰鸣声在试验台响起。
那一刻,我觉得,所有过去的憋屈和不甘,都烟消云散了。我们终于有了一颗可以自己做主,可以为所欲为的“大心脏”。
从“求人买”,到“自己造”,再到“抢着要”,这个转变,重塑了整个游戏规则。
有了这颗心脏,能干嘛?
仅仅是让那艘1.8万吨的巨舰跑得更快吗?不,格局小了。
CGT30的真正革命性,在于它为我们海军解锁了一个全新的未来——全电推进。
这是个啥玩意儿?
我打个比方。以前的军舰,就像一辆手动挡的汽车,发动机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,连着一堆巨大的齿轮箱,最后带动螺旋桨转。简单粗暴,但噪音大,传动效率也有损失。
全电推进呢?它更像一辆顶配的增程式电动车。
CGT30不再直接驱动螺旋桨,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发电!发出来的电,汇集到一个全船的中央电网里。说白了,就是把整艘船变成一个巨大的“移动充电宝”。
船要跑路?电力驱动推进器。
船要打架?电磁炮、激光炮,你们需要多少电,直接从这个“充电宝”里拿,要多少给多少,瞬时供应。
这种模式的好处,简直不要太多。
首先就是能量管够。开头说的那些“电老虎”武器,最大的瓶颈就是耗电。在传统军舰上,你总功率就那么点,分给武器的就更少了。但在全电推进的船上,理论上,只要燃气轮机还在吼,就能把高达几十兆瓦的电力,瞬间灌注到武器系统里。
那画面,想想都带劲。
其次,是超级静音。传统军舰最大的噪音源之一,就是那个巨大的减速齿轮箱。全电推进把它给取消了,整艘船在水里,动静小多了,变成了一个更难被发现的“深海刺客”。
这对潜艇的威胁,是致命的。
最后,是空间魔术。没了长长的传动轴贯穿船体,设计师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,更自由地安排船舱布局,塞进去更多的好东西。
这可不是我们凭空想象,英国的45型驱逐舰,美国的“朱姆沃尔特”级,这些走在世界前沿的战舰,玩的都是这一套。这被看作是未来大型水面战舰的标配。
而CGT30的成功,就是为我们拿到了这张通往未来的门票。
当然,一颗强悍的心脏,也需要一副足够强壮的身躯来承载。
光有CGT30,还不足以让1.8万吨的传说照进现实。我们还需要另一个压箱底的绝活——世界第一的造船工业。
你去上海的江南造船厂,或者去大连造船厂看一看,那种震撼,语言很难形容。
几百米高的巨型龙门吊,像钢铁巨人一样矗立着。
一块块重达数千吨的船体分段,在厂房里像拼乐高一样被精准地焊接在一起,然后再整体吊装合龙。
这种“下饺子”般的速度和规模,背后是我们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支撑。
正是这种“先进动力”与“强大产能”的王炸组合,才让我们敢去想,也敢去造那些过去不敢想的东西。
一颗强劲的心脏,一副强壮的身躯,两者结合,才是一艘无敌战舰的诞生。
当CGT30的轰鸣声响起,它宣告的,不仅仅是一台发动机的诞生。
这是一个崭新海洋时代的序曲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兴旺优配-配资短线炒股-配资炒股之家-太原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